我的姑婆去世了。她是我祖父的堂妹,年纪却要小上许多,论起来也只比我父亲年长十岁而已。姑婆生前是个医生,在市内一家三甲医院工作,在行业内颇有口碑。她的死因是心脏病,但我父亲却觉得这很奇怪,因为据他所知姑婆虽然年逾古稀,但身体一直很健康,别说心脏病了,就连老年人身上常见的“三高”都没有。然而为姑婆做检查的医生都认为她是病逝,警方也排除了其他非正常死亡的可能性,父亲只能接受。

姑婆终身未婚,没有子女也没有其他兄弟姐妹,因此父亲让我去她家里收拾她的遗物。

作为一名独居多年的女士,姑婆的家收拾得十分整洁,各种生活用品都摆放得井井有条。我在书房里找到了一叠稿件,是历年来姑婆发表在专业期刊上的论文,在一起的还有她的职业证书和许多荣誉证明,这里面有很多年头已经很久了,但却都保存得非常完好,应该是她生前非常重视的东西。而就在这些东西旁边,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盒子。

那盒子上着锁,需要一个三位数的密码才能打开,我尝试了很多数字组合,包括姑婆住址的门牌号和她的证件末尾号等等,但都是错的。后来我把这个盒子和姑婆的一些遗物一起带回了家,并向父亲询问,可是父亲也不知道密码。

姑婆的证件和大部分财物我都在她家找到了,照理说这盒子里不会是什么重要物品,打不开也没关系。但我实在有些好奇,究竟是什么东西,值得姑婆将它与自己最引以为傲的学术成就和荣誉放在一起?于是我决定耐下心来尝试一下,毕竟三个数字的排列组合最多也只有1000种可能性。

总算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足足摸索了三天,在不知道进行了几百次实验之后,终于听到了清脆却微小的“咔哒”声,锁扣打开了。我回头看了一眼记录着所有失败密码的本子,发现最后输入的那一组数字是933。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掀开了盒子,里面垫着厚厚一层珍珠棉,上面放了一堆不知什么年代的老照片。不,说是照片并不准确,那些明显不是相片纸,而且边缘参差不齐,更像是从杂志或者画报上剪下来的。由于年代久远而且磨损严重,照片上的图案已经非常模糊,大约可以看出是两个人的合影,从体型来看应该是男人,图案上的背景大约是几十年前的城市,但由于缺少标志性的建筑物,也无法辨认具体是哪一座城市。

每张照片背后都写着字,看笔迹应该是姑婆写上去的,还能依稀辨认出一些内容,但都是些很奇怪的短语,比如“……双子塔”、“三鞠躬……”、“……女鬼”等等。既没有具体人物也没有具体地点,更像是在记录某些重要事件。

珍珠棉的下方是一台用防震泡沫包裹严实的老式笔记本电脑,可惜已经没电了,而且一时也找不到匹配的电源。好在两天之后我在一家专业回收废旧电子产品的小店里淘换到了一个合用的电源,这花掉了我十元钱,算是我为好奇心买单的第一笔开销。

接上电源以后,笔记本很顺利地开了机,里面意外地干净,除了系统之外什么软件都没有安装,也没有储存任何文件,只在系统自带的浏览器收藏夹里存了一个网址。我点开了那个网址,惊喜地发现居然还能访问。那是一个个人搭建的网站,页面非常简陋,纯白的底色上只有一列蓝色边框和很少的文字,提示要求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我翻遍了那个神秘的盒子,并未找到任何相关信息,这让我有些泄气。我已经在这件事上耗费了将近一周时间,眼看就差临门一脚,现在让我放弃实在是不甘心。于是我联系了一位多年不见的老同学,一个玩电脑的高手,问他是否有办法能帮我进入这个网站。

老同学看了我发给他的网址之后回复说,这个网站比我想象的还要简陋,只设置了很简单的防火墙,而且已经是超过二十年的老技术了,他要想黑进去易如反掌。唯一的问题是,会不会因此侵犯别人的隐私,让他惹上官司?

虽然我并不确定这个网站是不是属于姑婆所有,但好奇心既然已经驱使我走到这一步了,没有理由不继续走下去。因此我告诉老同学让他不要担心,这个网站的所有者是我的亲戚,并且她已经去世了。

这番话让老同学彻底没了包袱,他让我等了大约半个小时,然后发过来一串字母和数字的组合,说那是初始化之后的账号和密码。紧接着古怪的事情发生了,他和我进行的所有文字对话的末尾都会加上一段含义不明的句子,例如“跨越时间一起飞行”、“木吉他弹奏我的好心情”、“默默把你想我的情郎”……有时候甚至比他发给我的内容字数还多。

这一现象让我想起了二战期间的美军,为了保密,当时美国海军的电报员会对每一条信息进行“修饰”,在正文开头和结尾添加一些无关紧要的句子。但我们的对话有必要用如此原始的手段保密吗?

我问老同学是不是在和我开玩笑,他却表现得比我还要惊讶,拼命向我解释他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好像那些文字不用经过他的大脑,手指自发自动地就把它们写出来了。

就在他给我解释的过程中,那些含义不明的句子依旧不断地出现,像是诗歌又像是歌词,可我却从来没有在别处看到过。老同学实在受不了,给我发来一段语音,略带无奈地表示他真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我不再搭理他,将他发我的用户名和密码输入网站,开启了姑婆留下的秘密。

网站里的内容大部分都是文字,只有为数不多的一些图片,而最为醒目的是网站的背景图,一丛在皎洁月光中怒放的玫瑰花,旁边配有一行小字:你是我胸口的朱砂痣,我是你心上的白月光。

只看这些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浪漫的爱情,事实上网站里的第一篇置顶文章确实也是一个爱情故事。由于里面的人物只用了代称没有实名,所以我不知道这到底是不是真实发生过的事,就暂且当做一篇小说来阅读。

故事的两位主角分别被称为朱先生和白先生,没错,这是一对同性情侣的故事。我并不歧视同性恋,这个故事写得也算流畅,所以阅读体验还算不错。只是故事的内容相当乏善可陈,它并没有什么新意,无非就是两位主角怎样一见钟情,又是怎样排除万难终成眷属的老套路,其中很多情节甚至称得上狗血,和半个世纪前流行过的娱乐圈爽文没多大区别。

我将它通读了一遍,不禁有些意兴阑珊,可当我继续往下翻看时,却感到背后有一股凉意窜了上来。

后面的文字比较杂乱,有直接从社交软件上复制粘贴的聊天记录,也有不知道谁写下的自述,但所有的内容都和朱先生与白先生相关。看得出来这些内容不是出自同一个人的手笔,粗略判断至少有上百人,而这些人全都对朱先生和白先生的故事深信不疑,他们不仅坚信这两个人是真实存在的,而且都为这两个人之间爱情感动不已。

如果仅仅只是这样,还可以解释为曾经确实有朱先生和白先生这样两个人,姑婆记录的只是他们的朋友对他们爱情的见证。然而当我仔细阅读了几篇聊天记录和自述文章之后,却感到这件事简直匪夷所思。

其中有一篇自述文章是这样写的:

是的,我见过朱先生,在一次活动上,他就坐在我身边。他是一个很英俊的小伙子,刚刚三十出头的年纪,眉清目秀,温文有礼。活动有点儿无聊,他主动和我搭讪,问我“要不要听听我和小白的故事”,我同意了,然后我就知道了他和白先生的爱情。

原来这是真的!原来世上真有这样荡气回肠的爱情传奇!他们在一起多不容易啊,遭受了那么多的诽谤、污蔑和质疑,难得的是最终他们还能初心不改地走到一起。

我为朱先生和白先生的爱情感动,小白配小红,其乐自融融。

祝福他们!

文末还配了一张图片,是一个白底描绘着红色玫瑰花的杯子。文章的署名则是一个缩写“HB”,并注明:来自青岛。

这只是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篇,其他的也大同小异,都说自己在见到“朱先生”,并且听他讲了“我和小白的故事”之后,从此醍醐灌顶,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绝美的爱情。那些聊天记录的内容也是如此,只不过和“朱先生”的交流不再限于面对面的交谈,有些人是做梦梦到的,有些人是从各种渠道读到了“朱先生和白先生”的故事,还有些人则宣称他们看到了“朱先生和白先生”在一起的照片或者视频,并被那两个人之间甜蜜的氛围深深感染。

最为诡异的是,姑婆的第一篇记录始于2018年8月,最后一篇记录终于她去世前一个月,期间的时间跨度有三十多年,但在每一位亲历者的描述中,那位“朱先生”容颜却出奇地一致:三十岁左右的年纪,肤色白皙,容貌英俊,言行举止温和有礼,风度翩翩。

我把网站里为数不多的图片从头到尾翻看了好几遍,也没能找到一张朱先生或者白先生的真容。那些图片的内容看起来非常古怪,除了HB发的那张白底红花的杯子,还有一对红白两色的手环,或者是其他红色和白色的物品放在一起。除此之外就是一些人体的局部,比如两张佩戴着同样戒指的手指,或者是踩在两辆同款平衡车上的小腿,实在看不出有什么特殊含义。

从下午一直翻阅到深夜,我连晚饭都没顾上吃,满脑袋都是层出不穷的问号。

渐渐地我也看出了一些区别,自述文章的作者基本上都和朱先生或者白先生有过工作上的交集,有些只见过朱先生,有些则分别见过他们两人。但无一例外的是,会主动对这些人讲述他们爱情故事的只有朱先生,也只有朱先生的讲述会让这些人对他们“绝美的爱情”深信不疑。

比如一篇署名为“M”的自述,作者的职业是一位摄影师。

他在工作中和白先生有过多次合作,前半部分几乎都是对于白先生的赞美,说他的长相如何出色,给摄影师的拍摄工作提供了多少灵感,说他的性格多么活泼可爱,就像个大孩子一样讨人喜欢,又说他对待工作有多么敬业,不管拍摄的条件怎样苛刻都毫无怨言。

紧接着话锋一转,M在另外一次工作场合遇到了朱先生,同样是以“要不要听听我和小白的故事”为开场白,M和朱先生进行了一场短暂的谈话。对于谈话的内容他没有过多描述,但是在之后的文字中他不再单独赞美白先生了,转而开始赞美朱先生和白先生的爱情,并以十分夸张的“M哭得好大声”作为结尾。

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两位女士的自述,署名分别是“G小姐”和“Y小姐”,据说她们和朱先生与白先生是同行,也在不同的场合进行过合作。其中“G小姐”是白先生同一所大学毕业的校友,而“Y小姐”每年都能收到朱先生对她的生日祝福。

两位女士以女性独特的细腻视角描述了她们眼中的朱先生与白先生,并且通过对种种蛛丝马迹的分析表达了朱先生与白先生在日常生活中有多么恩爱。比如说两人曾在某次合作结束分别时长时间地拥抱,从头到脚贴得严丝合缝,惜别之情溢于言表;再比如说两人远隔千里却能极有默契地同唱一首歌,歌词还能衔接得滴水不漏;还比如说两人都保留着他们相识之初一起使用过的同款平衡车,甚至念念不忘对方的外号……总之,在这两位女士看来,朱先生和白先生就是天生一对地设一双,不凑成一对简直天理难容。

和其他人不同的是,这位“G小姐”并非经由朱先生的讲述才知道他俩的故事,而是一路见证了那两个人相识相爱的过程,仅仅从文字当中就能感受到她的惊喜和激动。而“G小姐”对这两个人的评价也是截然不同,对于自己的校友,她还能用调侃的语气说一些无伤大雅的小缺点,但是对于朱先生,她只用了一个词:完美。

这些人对这件事的痴迷和狂热令我百思不得其解,我花了好几天时间废寝忘食地阅读,哪怕是大学即将毕业那年为了写论文查阅资料也没有这样勤奋。我不清楚自己究竟想探索什么东西,也不清楚这个简陋的网站到底有着怎样的魔力,好像从我打开它的那一刻、阅读了第一个字开始,就再也停不下来了。

不知道多少天之后,我终于看完了网站里所有的内容,长时间盯着老旧的液晶屏幕让我的双眼酸涩难当,太阳穴突突地跳着,眼眶周围一阵一阵发疼,我已经很久没有好好睡上一觉了。

精疲力尽地关了电脑,我颓然倒在床上,脑子里却始终萦绕着朱先生和白先生的影子。我没有见过他们,连一张清晰完整的照片也没看到过,但却好像可以从海量的文字和零星的图片中拼凑出他们的样子,那样鲜活,那样生动,似乎只要我推开门走到街上,就能看到他们携手同行的背影。

不知不觉间我睡了过去,不,说睡着了并不准确,那是一种很奇妙的状态,像是困倦到了极致之后的恍惚,又像是灵魂飘出了躯壳,进入了一个莫可名状的神秘空间。我看到有个人向我走来,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性青年,他气质温和,肤色白皙,面貌俊美,微笑的样子令人如沐春风。他像一位老朋友那样和我打招呼,亲切地问道:“要不要听听我和小白的故事?”

他的声音干净清朗,就像泉水穿过山间的石隙。我知道,除了同意之外,我已经别无选择。

朱先生开始了他的讲述,语速不疾不徐,态度不亢不卑,有那么一瞬间我甚至觉得他的神情是神圣的,犹如牧师在向信徒布道。

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故事啊,如果可以,我愿意穷尽这世上所有最优美的词句来赞颂它。这是关于爱情的圣经,是所有相爱之人都应该知晓的启示录,它应该成为像《论语》或者《道德经》那样的经典,被世代相传。

我从心潮澎湃中醒来,感动的泪水早已濡湿了脸庞。

重新打开姑婆留下的笔记本电脑,我怀着一颗近乎虔诚的心再次进入那个记录着朱先生和白先生爱情故事的网站,新建了一个文档,开始写下我的经历。

感谢所有能看到这里的朋友,我请求你们,如果有一天,不论你们在任何地方以任何形式遇到一个要和你们讲述朱先生和白先生爱情故事的年轻人,请你们不要拒绝,耐心地听他讲完。自天地初开鸿蒙伊始,这大千世界茫茫人海中最纯粹的爱情,值得任何人肃然起敬。

记录者:MLXLX

记录时间:2055年6月13日

4 对 “朱朱白白的呼唤”的想法;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跳至工具栏